齐美做事相当靠谱。
四月中旬就把发过来两千件成品,时间刚刚好,苏椒椒上课没时间,丁琳玉跟去年一样招聘了小时工过去帮忙。
到了晚上才把样衣带回来给苏椒椒看:“挺好看的,尤其是这个驼色风衣,很拉风。”
“的确很好看,做工也不错。”苏椒椒来回看着样衣,穿在身上试了试,“这个季节穿,刚刚好。”
其实还是距离远了,要考虑运费成本。
要不然,还可以提前半个月提货,风衣本来就是早春的货品,一过年市面上就有了,价格五十到一百多不等。
苏椒椒这款风衣依然是中高档定位,批发七十九,零售一百零九。
因为是代加工,还要付加工费,她的利润也不高,在百分之十五左右,唯一的优势是,齐美产能高,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完成订单,发货及时。
如果是她自己的新厂来做这批风衣,虽然利润高一些,但是产能上不去。
整体算下来,大差不差。
“我以为阿姨和蔡婷能一起回来呢!”丁琳玉给蔡婷打电话,蔡婷只说有点事,过两天才能回来,但没说什么事。
“我二舅妈老毛病犯了,住了医院,刚好村里农忙,我二舅顾不上,我妈在医院照顾我二舅妈,帮他们带我小表妹。”陈桂兰给她打电话说过这事,说二舅妈前几天感冒了,本来觉得是小事,但不知道犯了老毛病,满大街开始找孩子,连小穗穗都不认了。
她本来以为二舅妈的病已经好了,谁知道竟然又犯了。
陈桂兰说,抑郁症只能缓解,不能根除,她这么多年没犯已经很好了。
“这个病的确挺麻烦的。”丁琳玉了解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,表示理解,“其实她们也不着急过来,把家里的事安顿好了也不迟。”
“我想联系一下这边的医院,让她们过来看病。”苏椒椒觉得她现在有能力做这件事情,前些年二舅一家一直在帮衬她们,她出把力也是应该的。
反正她们来了,食宿不是问题。
费用也不是问题。
“我听说咱们附近的二院就很不错,上次我陪着辛瑶去医院挂水,就是不知道治疗抑郁症的科室怎么样。”丁琳玉对二院很熟,大学期间她做兼职的时候,经常从二院那边路过。
“二院是三甲,应该没问题,主要是锦园近,也方便。”苏椒椒想了想,给陈桂兰打电话,“妈,这些年他们一直胶县医院看病,这次我想让你带着二舅妈来帝都看看,这边的医疗水平要好一些。”
“我倒是没问题,主要是你二舅妈未必肯去。”陈桂兰有些犹豫,“她现在情绪很不稳定,需要有人二十四小时看着,去帝都的话,路途遥远,我怕她不肯去。”
“你跟我二舅他们商量一下。”苏椒椒知道这些日子陈桂兰一直在医院陪着,“就说是我的意思,费用什么不用担心。”
“我知道了。”陈桂兰答应着,“回头我跟她们商量一下。”
待苏椒椒打完电话,丁琳玉又开始吐槽马可波:“马可波听说风衣到货,还特意跑过去看,又把咱们损了一顿,说是大路货,没有特色。”
“他说他的。”苏椒椒不想跟马可波计较这些口舌之争,“他只要赶紧把这两个夏款落实到位就好,新厂离得近,随时都能上市,到时候就看他的本事了。”
马可波的意思是,所有的货品都要有一个主题,然后根据这个主题设计一个系列,什么黄昏啦,落叶啦,相思啦等等。
想法是好的,只是现阶段还不实用。
她得赶紧抓住这些经典流行款保证现金流,在解决温饱的情况下,才能去谈诗和远方。
两人正聊着马可波,方泽阳就打过电话来:“椒椒,今天你的那个服装设计师来过,他要的面料都是特别苛刻,而且那款桃红色的方领泡泡袖要求我们手工印染成渐变色,你知道手工印染价格贵,而且适用于小批量的织物或者是裁好的衣片和成品,你确定要我们手工印染?”
“我不知道这事,等我们商量商量再说吧!”苏椒椒很无语,她以为就一款很普通的韩版夏装,怎么搞成手工印染了?
“你看看,我就说咱们养不住这样的服装设计师。”丁琳玉也觉得太麻烦了,“咱们裁好了衣片,然后再送回去印染,再拿回来做加工,有个残片什么都没法换,而且成本还高。”
苏椒椒又打电话给马可波,问他印染的事,马可波轻飘飘地说道:“只有渐变色才能真正还原黄昏的景色,你见过颜色一致的晚霞吗?”
“如果加上手工印染,成本是多少?”苏椒椒问他,“你款式和面料再好,要是价格太高,消费者也是不买账的。”
“苏总,我觉得你想法有问题,你为什么总是考虑成本,成本高,零售价也高,你又亏不了。”马可波觉得很有必要给苏椒椒做做思想工作,“你那些大路货风衣我都看过了,一点个性都没有,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,你口口声声说创新,难道你换个款式就等于创新了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