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石城的城墙巍然矗立,在凛冽的寒风中宛如一尊沧桑的巨人,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人间的悲欢。
城墙上的积雪已被踩踏成坚硬的冰壳,在黯淡的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,仿佛是巨人身上的鳞甲,透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。
了望塔上的哨兵裹紧破旧的披风,寒风如刀,穿透布料,刮过他们龟裂的脸庞,留下一道道暗红的痕迹。
远处的地平线被夜色吞噬,唯有几点寒星在天幕上挣扎着闪烁,仿佛是巨人眼中即将熄灭的烛火。
城下的官道上,难民潮如黑色的潮水般涌来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人群中,枯黄的草席裹着体弱的老人,婴儿在母亲怀里发出微弱的啼哭,声音里透着无尽的疲惫与绝望。
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与细雪,在空中打着旋儿,如同一群无家可归的幽灵,哀嚎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曲凄凉的乐章,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。
难民们的衣衫破旧不堪,补丁摞着补丁,在风中猎猎作响,像一面面残破的旗帜,诉说着他们的苦难与艰辛。
赵岩城主站在城楼上,玄铁护甲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,腰间的玉佩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晃动,那温润的玉石此刻却像一块寒冰,贴着他的肌肤,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他俯瞰着城下的混乱景象,眉头紧紧皱起,如同一道深沟,刻在他沧桑的脸上。城下的难民中,一位母亲背着面黄肌瘦的孩子,孩子的头无力地靠在母亲肩上,小手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襟,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。
一位老人拄着拐杖,蹒跚前行,每一步都像是在与死神搏斗,拐杖戳在结冰的地面上,发出“咚咚”的声响,如同死神的叩门声。
“城主,难民已到南城门,估摸有上万人。”副将陈林的声音带着刺骨的焦虑,他的铁手套捏得发白,指节因用力而凸起,“但其中混杂着不少紫霄贼细作,前几日南门守卫就查获了三批携带火油的可疑人物。”
赵岩城主没有立刻回应,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少年身上,那少年怀中紧抱着一只布偶,布偶的眼睛是用纽扣缝的,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。
赵岩眯起眼睛,那纽扣分明是紫霄贼特有的玄铁材质,冰冷的光泽中透着一丝杀意。
“开城门。”赵岩突然开口,声音低沉如钟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“城主!”陈林惊得抬头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,“万一里面有……”
“不开城门,他们是难民;开了城门,他们是百姓。”赵岩打断陈林的话,转身看向城墙上紧张待命的士兵,他们的脸庞在月光下显得坚毅而疲惫,“传我命令:所有难民分三批入城,每批间隔两刻钟。凡携带兵器者,当场格杀;妇孺老弱优先安置在城西粮仓,青壮男丁集中到城北校场登记造册。”
陈林领命而去,脚步声在空旷的城楼上回响,如同沉重的鼓点,敲在每个人的心上。赵岩望着他的背影,想起今早收到的密报:紫霄贼先锋已过风铃镇,离铁石城仅剩三十里。
而更令他心焦的是,北萧城方面至今没有动静,仿佛那座坚城已在夜色中沉默,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,不知何时才能醒来。
铁石城的南城门在刺骨的寒风中缓缓开启,门轴发出的吱呀声仿佛是巨人的呻吟。难民们如潮水般涌入,身影被城墙上的火把拉得细长,在结霜的地面上投下晃动的黑影,宛如一群在黑暗中挣扎的幽灵。
最先挤进来的是一位拄着枣木拐杖的老妇人,她的头巾破破烂烂,露出的白发上结满了细小的冰棱,随着她颤抖的身躯簌簌掉落。
她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襁褓,里面的婴儿双眼紧闭,小脸紫得发青,只有鼻翼偶尔轻轻翕动,证明着这微弱的生命还未消逝。
老妇人的指甲深深抠进拐杖的纹路里,指节泛白,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,却又带着孤注一掷的坚定,仿佛只要进城,就能逃离死神的魔爪。
“娘,我走不动了……”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拽住老妇人的衣角,她的嘴唇干裂得裂开几道血口,说话时渗出的血丝很快就冻成了冰晶。
少女的布鞋早已磨穿,脚趾露在外面,冻得发黑,却仍拼尽全力将母亲往城门方向推。
她的目光不断回望,远处漆黑的原野上,几簇火光如饿狼的眼睛般跳动,让她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,恐惧如毒蛇般爬上心头。
难民群中,一个少年蜷缩在母亲怀里,只露出一双惊恐的眼睛,像受惊的小鹿。
母亲的手不停地抚摸着他的后背,试图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他,却没注意到自己的袖口早已磨破,露出手臂上那道三年前被紫霄贼砍伤的旧疤。
少年的手指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,指缝里还沾着逃难时蹭到的草屑,他能清晰地听见母亲急促而慌乱的心跳声,那声音如同战鼓,一下下地敲打着他幼小的心灵,让他既害怕又安心。
“让让!让让!”一个中年男子背着昏迷的父亲挤到前面,他的肩膀上结着一层薄冰,那是父亲咳出的血沫冻结而成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