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年间的银时空,风云变幻莫测。周瑜站在江东的了望台上,望着滚滚长江水,眉头紧锁。他深知袁绍势力如日中天,而刘备与曹操在东汉书院的联盟日渐稳固,这对江东而言,既是潜在助力,也是巨大威胁。一番思索后,周瑜决定施展美人计,分化刘备与曹操之间的情谊,将刘备诱至江东。
周瑜精心安排,让孙尚香的贴身侍女向刘备修传递消息,称孙尚香在江东病重,想见他最后一面。刘备修听闻此讯,心急如焚,未及与曹操等人商议,便独自快马加鞭赶往江东。一路上,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孙尚香的音容笑貌,担忧之情愈发浓烈。
当刘备修抵达江东,被带到周瑜面前时,才发现自己受骗。周瑜手持羽扇,轻摇慢语:“玄德公,莫要动怒。此乃周某无奈之举。如今天下局势,袁绍兴风作浪,各方势力纷争不断。若玄德公能留在江东,我江东愿与您共享荣华,您更可天天与阿香待在一起,逍遥自在,何必再回那危机四伏的东汉书院?”
刘备修握紧双拳,目光坚定:“公瑾,你我皆为银时空大义奔走。东汉书院是培养英雄之地,如今正面临袁绍威胁,我怎能为了一己私欲,置书院存亡于不顾?阿香若在此,她也定不愿我如此。”
正说话间,孙尚香匆匆赶来。她眼神明亮,满是欣喜与敬佩:“备哥哥,我就知道你不会被这些所迷惑。东汉书院是我们的根基,那里还有众多兄弟在为守护正义而战,我们必须回去。”孙尚香转向周瑜,语气带着一丝不满:“公瑾大哥,你怎能用这种手段骗备哥哥来江东?”
周瑜叹了口气,收起羽扇:“阿香,我也是为江东考虑。如今袁绍势大,刘备与曹操联盟,若他们发展壮大,江东处境堪忧。我不过是想……”
“想分化我们,让江东坐收渔利?”孙尚香打断道,“可这样做,与袁绍的奸计又有何异?备哥哥心系天下,我愿与他一同回东汉书院,共抗袁绍。”
刘备修看着孙尚香,心中满是感动,朝她微微点头,又对周瑜说:“公瑾,若江东愿与我们携手对抗袁绍,那是银时空之幸;若不能,也请不要成为阻碍。待击退袁绍,我刘备定当再来拜访,共商天下大事。”
周瑜沉默片刻,拱手道:“既然玄德公心意已决,周某也不再强求。只是前路凶险,还望多加小心。”
然而,孙权得知刘备要回东汉书院的消息后,忧心忡忡。他急忙找到父亲孙坚商议:“父亲,刘备此人胸怀大志,且与曹操联盟,如今放他回去,无异于放虎归山。日后若成气候,恐对我江东不利,不如趁此机会斩草除根!”
孙坚坐在主位上,神色凝重,沉思良久后说:“仲谋,此事不可莽撞。刘备在江湖上素有仁义之名,若我们贸然杀他,定会引起天下英雄不满,届时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,江东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”
孙权急切道:“可是父亲,机会难得。刘备一回去,必然会全力发展势力对抗袁绍,待他羽翼丰满,我们再想制衡就难了。”
孙坚摆了摆手:“我们暂且按兵不动。派人密切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,若他真有威胁江东之意,我们再做打算。况且,阿香一心向着他,若杀了刘备,阿香也不会原谅我们。”
孙权虽心有不甘,但也明白父亲所言有理,只好点头应下,暗中安排人手跟踪刘备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。
刘备修与孙尚香准备启程回东汉书院,临行前,孙尚香回府收拾行囊。在房间里,她发现了一封周瑜留下的信。信中写道:“阿香,我此次用计,实乃为江东安危着想。刘备虽有仁义之名,但乱世之中,人心难测。望你回书院后,多加小心。若有需要,江东永远是你的后盾。”
孙尚香看完信,心中五味杂陈。她深知周瑜对江东的忠诚,也明白他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,但她更相信刘备修的为人。将信收好后,她带着简单的行李,与刘备修踏上了归途。
另一边,曹操得知刘备独自前往江东的消息后,心急如焚,立刻召集赵云、张飞等人商议。张飞暴跳如雷:“大哥独自一人去江东,定是中了那周瑜的奸计!俺老张这就去把大哥救回来!”赵云则冷静分析:“翼德莫急,我们需先打探清楚情况,再做行动,以免中了埋伏。”
曹操眉头紧皱,目光坚定:“不管如何,我们不能坐以待毙。立刻派人前往江东,密切关注大哥的动向。同时,加强书院防御,以防袁绍趁虚而入。”
此时的东汉书院,气氛紧张。学生们在曹操的指挥下,日夜操练,加固城墙,储备粮草。马超等人也四处奔走,联络周边势力,希望能为书院争取更多支持。
刘备修与孙尚香在回书院的路上,并非一帆风顺。孙权派来的暗探一路尾随,企图寻找机会将刘备除去。一日,他们行至一处山林,突然从四周杀出一群蒙面人,手持利刃,朝着刘备和孙尚香冲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