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过跟在郭靖身后,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军营布局。
只见营中道路纵横交错。
各营分区明确,岗哨布置严密。
处处彰显着蒙古铁骑的强大战力。
穿过数道关卡。
两人被带到一座金色大帐前。
帐外站着两排铁甲卫士。
个个目光如电,显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!
“郭大侠到!”
卫兵高声通报。
帐内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:“请进。”
郭靖与杨过对视一眼,掀开帐帘走了进去。
只见帐内灯火通明。
忽必烈端坐在主位上。
左右分别站着金轮法王、潇湘子 、尼摩星 、尹克西等高手。
不仅是他们。
知道郭靖的本事。
就算是那些精锐的卫兵,竟直接分布在两侧。
时时刻刻紧盯着郭靖,以备不时之需!
而在角落的木笼中。
大武小武被铁链锁着。
满身血污,奄奄一息。
忽必烈见郭靖入帐,竟立即起身离座,双手抱拳深深一揖:“郭叔父远道而来,小侄忽必烈有失远迎,还望恕罪。”
郭靖定睛打量眼前之人。
只见忽必烈约莫三十出头,面容刚毅中透着儒雅,双目炯炯有神,举止间既有草原汉子的豪迈,又不失中原文人的风范。
他身着一袭绣金锦袍,腰间悬着一柄镶宝石的弯刀,气度非凡。
“果然虎父无犬子。”
郭靖点头赞叹:“令尊当年便是人中龙凤,如今看来,王爷更是青出于蓝。”
忽必烈谦逊地摇头:“郭叔父过奖了,小侄一路走来,见您治下的襄阳城井然有序,军民同心,才是真正令人钦佩。”
郭靖环顾四周,正色道:“王爷过谦了,单看这军营布置,军纪严明,将士用命,就远非我大宋可比。”
这是郭靖的实话。
也是让他头疼的地方。
一路走来。
这森严的军纪。
哪怕是他的襄阳,也未必能找出如此精悍的部队。
而如此精锐之师。
在这里可是到处都是!
郭靖也忍不住深吸一口气。
与这样的精锐之师抗衡。
他们襄阳还能坚持多久?
“郭叔父谬赞了。”
忽必烈微微一笑,伸手示意:“郭叔父,请上座。”
郭靖目光扫过帐内。
只见主座两侧各设几张书案。
其中一张正空着,显然是为他准备的!
他大步走去,从容落座。
杨过则紧随其后,他没有落座,而是站在郭靖的右后侧。
目光低垂,看似恭敬。
实则已将帐内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!
尹克西摇着折扇,斜眼打量着郭靖。
这传说中的郭大侠看起来也不过是个庄稼汉。
哪有传闻中那般神勇?
潇湘子更是面露不屑,手指轻叩桌面,一副不耐烦的模样。
唯有尼摩星神色凝重,他曾见识过郭靖的降龙十八掌,深知其厉害!
当然了。
作为蒙古三杰。
几人的实力自是不差。
要说整个襄阳城,能够被他们放在眼里的。
也就只有郭靖了!
至于身后的杨过。
哼。
哪来的小毛孩!
金轮法王冷眼旁观,自然也瞧见了他们几人的眼神。
心中暗笑。
这群蠢货,只盯着郭靖,却不知他身边那个看似温顺的“侄儿”,比起郭靖可丝毫不差!
对于杨过的实力。
别人不清楚。
他金轮法王还不清楚吗?
作为两度败在杨过之手的人。
虽说是对手。
可对于杨过如此年纪便有如此成就。
饶是他也不得不佩服万千!
中原群雄,果真深不可测!
在忽必烈邀请郭靖前来一叙的时候。
金轮法王就已经想到了郭靖恐怕会带着杨过过来。
其中一人都足以叫自己谈之色变。
更别提俩人过来。
金轮法王原本预估着自己都已经做好准备了!
不曾想。
待看到俩人之后。
还是被他们的气场所惊愕!
他不动声色地往忽必烈身边靠了靠。
昨夜他就已安排精锐卫兵在帐内布防。
就是防备杨过突然发难。
郭靖为人憨厚。
自然不会忽然袭击忽必烈。
可杨过就不同了。
忽必烈的情况自然不必多说。
在整个蒙古国之中都罕有敌手。
统兵能力更是拔得头筹。
无论如何。
忽必烈也断然不能有失!
当然了。
杨过还真有这样的想法。
忽必烈是谁?
那可是未来的真龙天子。
为了掌控中原,甚至不惜改姓“刘”必烈。
远的不说。
就这份做法,值得成为千年之笑谈。
来之前。
郭靖却叮嘱过。
万不可伤忽必烈!
对于此事。
郭靖心中自有考量。
他深知忽必烈在蒙古军中的威望之高。
这位雄才大略的蒙古王爷不仅是成吉思汗的嫡孙,更是凭借过人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