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奶奶的,就知道那群吃干饭的又要推脱。”
“当时来调粮食的时候怎么说的?啊?都这都九月份了,粮草还不拉来,一群酒囊饭袋!!”
齐戎叹口气:“行了,马上就秋收了,粮仓还能顶一阵,我再去问问户部。”
林长宁也叹气:“问了也没用,指挥,不如想想其他办法,也不能干等着。”
齐戎不语只是眉头紧的能碾死一只蚂蚁。
“我去问问其他卫所,看看能不能先调过来一些......"
林长宁想了一圈,确实也想不到太好的想法,便跟着点了点头:“只能如此了,但是再有几个月就到年关,想必能借的也不多。”
人陆陆续续走后齐戎坐在位置上发愁,几月前调去凤阳的两千担,如今果然是没调过来。
户部说最迟十月就会派发足数的的粮草过来,苏州府那便已经收过了,但是眼见着九月了,再过几天大兴就要秋收,粮食若再不到,他们今年这个冬天可怎么过。
往年他总会多预备上三到四千石的粮食,因此就算是迟了一些也无妨,足够大家撑上两个月,今年直接就出去了两千担,中间的五千石也没给足数,卫所着实是有些捉襟见肘,即便是加上秋收收上来的粮,要想今年冬天过得去至少还得八千石才能撑到下次派粮草。
往年十月份鞑子便要下来打谷草了,十月前若到不了,今年将士们就得挨饿。
齐戎思索良久半晌才道:“不行我先去顺天府借粮,等到了再还回去。”
林长宁无比难受当初没仔细看看这本小说,关于楚王造反,她只记得就是这三年内造的反,其他的就不清楚了。
“指挥,不若再等一个月?想必户部也不敢真的让咱们饿着肚子打仗,他们担待不起。”
齐戎点点头:“那便再等一个月,对了,最近我准备送安安回京,说了几次就是不肯走,你帮着劝劝他,这两个月鞑子怕是就要下来了,我没多少时间管他,而且边关也不安宁。”
林长宁点点头,没出一会知其便把齐安安带了过来。
在这的几个月齐安安晒黑了不少,人也壮了一些,每天帮着去马厩干干活,再跟着林长宁学练练武认认字,偶尔一群人还会带着他上草原打打猎,虽说不比京城那般金尊玉贵的养着,人确皮实开朗了不少。
小孩子么,没有束缚的情况下撒撒欢也健康。
“小六哥哥!今天你去巡城么?带我带我!”
齐戎:“齐安安!不许去!我叫你过来是告诉你,马上要秋收了,这两天你收拾收拾东西抓紧滚蛋,我们要忙了没空管你。”
齐安安小嘴一撇:“不回去,我不,京城有什么意思,没有大黄,没有墨云,也没小六哥哥,而且都几个月了爹娘都不曾来看看我,想来在爹娘心中我也不重要,要回大哥回,我不回去。”
齐戎脑袋上的青筋直蹦跶:“我!没!跟!你!商!量!齐安安!”
其实国公府自然是派来了人来接齐安安,前几个月在齐戎的营帐前撒野,被按着打了一顿,后来就老实了,这个月境内还算安稳,而大兴马上秋收,边关怕是要马上起战事,所以齐戎才着急把人送回去。
齐安安扑到齐戎身上双手双脚缠住齐戎的腿嗷嗷:“大哥~好大哥~我不回去,当初你说了我只要能吃下这苦就让我跟着你。”
齐戎提溜起幼弟呵斥:“站直了,像什么样子,齐安安,九月秋收之后鞑子就要下来打谷草了,到时候我没那么多时间照顾你,所以你得回京城,这会境内还算安全,我派一队亲卫护送你回去,不要闹!”
齐安安瘪瘪嘴有些委屈,但也知道大哥是为了他好:“那能不能晚些走?小芽说月底有场篝火会,我还没看过,等我看完再走成不成?大哥?”
齐戎也不想太苛待着他,犹豫一会:“最晚九月底,看完必须走。”
齐安安蹦起来欢呼:“大哥最好了。”
林长宁嘴角勾着一抹笑看着二人,只觉得温馨,前几个月她还与阿弟通了信,告知阿弟三年之内不许下场,阿弟虽不解但是还是应下了,言明三年后等学识扎实了再下场,一定给她夺回来一个状元,又问她的伤势好了么,八百年前的事情,难为他还记得。
信中还说松柏书院有很多书,夫子们对他都很好,他还交了一个朋友,人很不错,看他在学院打扫院落和学堂时常搭把手,总寻一些理由给他塞钱财,笔墨纸砚什么的,人也聪明好学,就是爱打瞌睡整日里跟睡不醒似的。
还言二哥的腿已经好了不少,二嫂嫂如今笑容满面的整个人都开朗了,最后就是自己在书院得了第一名,奖了一两银子,他一半拿给了舅舅,剩下的寄回家了,舅舅很高兴,姥姥姥爷也是,就是舅妈精神不太好,时常把他认作表兄,不过也是很慈爱就是了,说他在舅舅家里过得很好,让她在外不要亏待自己,也不用给他很多钱多给自己留着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